隨著經濟發展格局的持續演變與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推進,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的認定工作也迎來了關鍵的變革節點。近日,202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在上海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大會上發布了《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從評價維度、增長指標等方面有了新的變化,這些將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在專精特新方向的認定以及能否有資格獲得資金支持。因此,深度了解這些變化才能為企業的未來發展之路點亮明燈。
新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維度更加的全面,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從微觀層面評估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情況,設置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成長性等5項指標及 16 項二級指標、23 項三級指標;二是區域評價指標體系從宏觀層面評價區域培育服務情況,包含培育質量、培育基礎、培育工作 3 項一級指標及 16 項二級指標。除此之外,新的評價體系結合企業在產業鏈上發揮作用的情況,設置了加分項。 企業評價結果是區域評價的重要內容,所以深度了解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的變化尤為重要。新版評價體系將更加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主要考察企業成長性和可持續發展情況,評價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發展的潛力。 ①市場擴張涵蓋營業收入增長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1項三級指標; ②盈利提升涵蓋利潤增長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1項三級指標; ③資產積累涵蓋凈資產增長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1項三級指標。 這些新增的成長性指標,將有助于識別在市場中具有強大成長潛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為政府、金融機構等篩選出更具投資價值和發展前景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精準支持。 主要考察企業深耕細分市場、技術專注程度、行業地位等情況,強調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優勢和行業競爭力,重視企業對發明專利的掌握以及在標準制定中的參與度與貢獻。 ①業務專注涵蓋從事細分市場年限和細分行業營業收入排名等2項三級指標; ②技術聚焦涵蓋發明專利集中度等1項三級指標; ③專業地位涵蓋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數量等1項三級指標。 主要考察企業經營效率、管理效率、質量控制等情況,更關注各項指標是否超出行業均值,如人均營收、凈資產收益率、成本類利潤率、銷售和管理費用率等,評價更詳細,注重財務經營業績。 ①經營效率涵蓋人均營收超出行業均值情況、凈資產收益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和成本類利潤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3項三級指標; ②管理效率涵蓋銷售和管理費用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1項三級指標; ③專業地位涵蓋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情況和產品獲得權威認證情況等2項三級指標。 主要考察企業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和創新組織等情況,更關注企業對創新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更重視專利的質量和影響力,看重企業創新成果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①創新投入涵蓋研發投入和研發投入占比等2項三級指標; ②創新產出涵蓋發明專利數量(加權)和發明專利網絡點度中心度等2項三級指標; ③創新組織涵蓋研發機構建設水平和研發人員數量等2項三級指標。 主要考察企業市場優勢、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等情況,新增綠色化標桿指標,強化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數字化轉型指標更具體。 ①市場優勢涵蓋毛利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等1項三級指標; ②數字化轉型涵蓋數字化轉型評測得分/獲得智能工廠等稱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等1項三級指標; ③綠色化標桿涵蓋獲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產品、能效/水效“領跑者”企業等稱號,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等1項三級指標。 ④國際拓展涵蓋PCT專利數量等1項三級指標。 除此之外,新的評價體系算法提升并新增加分項。 遵循質量為先,科學客觀、綜合評價的編制原則,新的評價體系對企業的評價方式變得更加的科學,強化定量評價,其中財務相關的指標達到11項,占指標總數的47.8%,政策偏向于成長型且財務健康的企業。 加分項更注重產業鏈協作,新的評價體系結合企業在產業鏈上發揮的作用給予適當加分,鼓勵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如開展研發技術合作、產銷合作等,更好地發揮企業在產業鏈協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助力產業整體升級。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18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