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定位是指某一區域根據自身具有的綜合優勢和獨特優勢、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各產業的運行特點,合理地進行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確定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以及基礎產業。主導產業是指在某一經濟發展階段中,對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起著較強的帶動作用以及廣泛、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產業部門,它能迅速有效地利用先進技術和科技成果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具有持續的高增長率和良好大發展潛力,處于生產聯系鏈條中的關鍵環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找準園區產業定位方向方法
對產業園區的產業定位要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區域分工協作等因素,此外,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也是產業定位考慮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產業園區有不同的優勢,產業園區要發揮比較優勢,做好產業定位,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1、基于資源優勢的產業定位
人力、信息、資金等社會資源構成了一個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園區要充分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有效利用為前提,進行產業定位。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東部發達城市,社會資源優勢突出,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海量的信息資源、雄厚的金融基礎,適合發展第三產業、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都市經濟和樓宇經濟。例如北京總部基地,率先提出了企業總部的概念,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緣政治優勢,吸引了大批企業總部的入駐。
2、基于區位優勢的產業定位
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主要由自然資源、勞動力、工業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決定,大多數產業園區要依靠產業聚集度、地理位置、交通等幾方面的區位優勢來確立自己的產業定位。

3、基于區域產業基礎的產業定位
依據產業基礎的產業定位是目前產業園區定位的主要方式,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相關產業,針對原有產業進行產業招商,并圍繞產業鏈進行上下游配套產業的招商,形成產業集聚。如鄭州臺灣科技園,緊鄰富士康,并以此為依托,定位于電子信息產業。
4、基于區域分工協作的產業定位
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區域分工協作也在不斷地加深,要求區域城市間加強聯合,加強分工協作,相互協調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冀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以及正在形成和發展的以重慶和成都為中心的西南經濟圈、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經濟圈和容納東北諸多城市的東北經濟圈。在這些經濟圈中,中心城市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和集聚效應,圍繞中心城市形成的衛星城要依據中心城市的主導產業,積極發展配套產業,與中心城市分工協作,協同發展。

5、基于產業升級的產業定位
產業園區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之后,需要調整產業機構,提檔升級,以便促進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正在逐漸將傳統高能耗,低產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出去,逐漸將創意產業、樓宇經濟和都市經濟作為下一階段的產業定位,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發展樓宇經濟和都市經濟,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值,提升產業機構,促進園區的可持續性發展。
綠 天 使 產 業 園
聚產業·匯人才·創價值
打造新時代新興產業集群
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服務模式
全方位賦能企業發展
聯系方式:
咨詢熱線:400-628-1280
網址:http://m.shenvy.cn/
地址:青島市山河路702號綠天使產業園運營中心